2)第四十二章:阅卷组的故事_这个明星想找个班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写点小说,我那马上就看完了。”

  王淮点点头,吃完饭后就回到卧室开始码字。

  高考结束后的第三天,语文阅卷组的赵老师推推眼镜,作为一名教龄三十二年的高等教师,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试卷的审批了。

  看着手中这份试卷,赵老师微微皱眉,这个考生前面答的都不错,怎么在作文上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居然写了文言文。

  以往的卷子中,不是没有出现过用文言文吸引眼球的考生,但大多都写的狗屁不通,词不达意。

  “可惜了,规规矩矩答卷有可能是一个一百四十分以上的高分啊。”赵老师微微一叹,本着教师的职责,认真阅读起了这篇作文。

  咦,好像和以前那些吸引眼球的作文不太一样啊。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地名吗?第一句交代的还算清楚。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这描写,大气啊,不过陈藩,徐孺是谁?有什么典故吗?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

  这段能看明白,这是将自己代入了一个古人的视角?天才啊!

  赵老师感觉自己有些点评不了这篇文章了,拍拍一旁的孙老师:“老孙,先别打分了,快来帮我看看这篇作文。”

  孙老师起身笑道:“我看看是什么作文,连你老赵都拿不准了,以前你可从来没叫我帮忙看过卷子。”

  两人一起往下看起来。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

  “这...这是哪个省的考生?这能是一个高中生写出来的?”

  “我甚至连一些句子的内在含义都读不懂,这太可怕了。”

  周围的阅卷老师也被两人的惊呼声吸引过来,其中一位年纪较大的老教师还笑道:“看来这是又出现什么好作文了,我记得已经有三年语文阅卷组没出现过这种场景了。”

  于是在两位老师身后,又多了七八个人阅卷。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快,快去把组长喊来。”水木大学的一位老师偷偷给一位年轻教师使眼色。

  “快去给教授叫来。”清北大学的老师反应也不慢,同样对自己学校的年轻老师轻声说道。

  没一会就看到门外有四五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同行而来,其中清北大学的吕怀恩一进门就开口道:“什么作文啊,还至于你们约好了一样偷偷摸摸的去叫人。”

  当时第一个反应过来的那位水木大学的老师一拍大腿,“完了,怎么都来了,看来小李还是慢了一步啊,这下竞争要大了。”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