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7章 黑海中的交锋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属于自己的震天怒吼。姹紫嫣红的光焰呼啸喷薄,其声势同样是磅礴浩大而惊心动魄。这艘1911年竣工的无畏舰,装备了8门德奥两国海军主力舰所普遍配备的斯柯达制45倍径305毫米k10型主炮:该炮能将450kg重的硬被帽穿甲弹以800m/s的速度从炮膛中射出。威力在同等级舰炮中属于绝对翘楚。在15km的距离上。这款火炮能轻而易举地将炮弹送入俄国那5艘老朽舰艇的弹药库。

  炮火轰鸣,水柱冲天喷吐。对于一战时期的舰队决战而言,万米仍旧是一个相对偏远的位置,再加上苏丹塞利姆号上的德国官兵仅仅训练了两个月,还远没有达到与战舰形如一体的地步,致使该艘战列舰的前8轮半齐射全部失的。倒是土耳其人率先取得了命中:一发305毫米炮弹势若陨石呼啸。重重激撞在“圣约翰”号前无畏舰左舷前部的那座单装203毫米二级主炮上。性能优良的穿甲弹毫无悬念地撕开了其正面203毫米的装甲,在炮塔内部轰然爆炸。

  伴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爆炸声,整座炮塔从内部轰然炸碎开来;扭曲的钢铁和着破碎的弹片冲天飞射,将六七名俄国水兵瞬间扫倒在血泊之中。沉重的203毫米火炮像玩具一样被掀飞到了数十米外的海面上,溅起一朵巨大的白色水花。在爆炸的正中央。七八具人体的血肉残肢遍地洒落,肚肠翻卷。脑浆汨汨;滚滚浓烟和蓬勃烈火从一片废墟残垣中腾升出来,灼烈、腥臭而令人窒息。唯一让俄国人庆幸的,便是这发毁灭了炮塔的305毫米炮弹并没有引发弹药库殉爆,圣约翰号仍旧能以16节的速度保持前行。

  当双方距离接近到1万米的时候,俄国前无畏舰上的305毫米l40主炮纷纷争先恐后地开火,两艘土耳其战列舰的四周登时升起了一排水柱。然而这些俄国炮弹却准头全无,根据德国观测兵自己的估测,其平均着弹点距离本舰的实际位置至少都在八百米以上。这一现象其实也完全在情理之内:在不改进火控的情况下,前无畏舰的正常交战距离一般都在4000米上下,最多不超过5000米;历史上费希尔在创立无畏舰的时候,其预估的交战距离也不过只有7000米。在当前一万米的距离上,这几艘老掉牙了的前无畏又哪里能有什么准确率?即便是两艘1910年竣工的叶夫斯塔菲级前无畏拥有相对精良的火控,但其仅有4门主炮的这一在炮术上的先天劣势,却是根本无法弥补的巨大缺陷!

  苏丹塞利姆号的主桅观测台中,观测兵穆勒正满脸焦急地通过测距仪注视着远方的海面。在此前的所有射击中,该舰的炮火无一命中,反倒是让那帮每天都要跪下来高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