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3章 人才是最重要的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不予置喙,倒是俞大猷鼓励着他:“以道思之才,去了京中拜访一下懋贞和集斋先生,旬月便无忧矣。”

  几个人一边吃茶一边聊天,过了一阵之后却忽然有人寻来。

  “志辅,快回家。伱父亲……”

  看到这邻居脸色有异,俞大猷心里一惊:“家父怎么了?”

  “……节哀。”

  俞大猷脸色一白,王慎中等人也大为意外。

  难道追拿蒲氏余孽也能出了意外?

  只是这样一来,俞大猷怕是要承袭父职了。而武官之后若不能在袭职前就科举出仕,后面就只能累功升迁、又或者去考武举了。

  在海南琼山,秀才出身的张楫去年被召回京之后,今年又回到了广东。

  琼山新修好的书院里,任官琼州府学正的他来到了这个与县学、府学有些差异的皇明小学院。

  这是琼州府皇明小学院第一批学生入学的日子,学生很多。

  与成熟的县学、府学、国子监体系不同,这皇明小学院是要靠考、而且要交一点学费的。

  但是广东已经很清楚,将来必定还是要考新学的,而年幼的孩童只怕到这里就学更好。

  学生之中,也有家贫的。张楫有资格给出十个免除学费的名额,选拔贫寒子弟。

  他是静嫔的父亲,他没必要去用这个身份和这点权力做什么。女儿已经有孕在身,张楫回京期间看到了女儿的变化,与他长谈过的皇帝也让张楫明白了这皇明学院体系的重要性。

  主持完这入学之仪后,张楫把他给出名额的十个孩子都叫到了跟前。

  “四年学成,过了结业大考便是秀才,做了秀才便能出仕任官。你们都是贫家子,既能入学踏上青云大道,万不能懈怠。”

  虚岁十二的海瑞拘谨又认真地回答:“学生记住了!”

  广东今年要进京赴考的正榜举子和往届举子也在准备启程,京城里,唐顺之却能悠哉悠哉地在国子监里静等来年二月。

  但最近,唐顺之却很喜欢往什刹前海西河沿畔的那些茶馆酒楼里跑。

  因为那里的西南面,就是皇明大学院。

  从国子监出来沿着皇城根一直往西走就能到这里,而皇明大学院之中也有不少教授、学生在闲时出皇城到北边来玩——那皇明大学院东边就是紫禁城,南面都是官衙内衙,不好玩。

  唐顺之在这交了几个朋友,他觉得皇明大学院中好像更适合他:算学、天文、地理、工学、兵学、农学……已经有了好几个院。

  “明年我不是不能考中!且等我下一科拿了状元!”

  看到一个健壮少年开口便是状元,唐顺之却笑了起来:“陆兄弟豪气!”

  “唐兄,你来了?你要不再等三年,你拿文状元,我拿武状元,岂不美哉?”

  唐顺之摇了摇头:“天下英才何其多?我可不敢这样讲,若能联捷中了个进士,哪怕三甲也行啊。”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