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枭,手段!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据地早就在火凤凰成军之时展开了自上而下由内及外的国学改制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国防教育。日军的宣传攻势对根据地没有任何影响反而更激化了民众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科研人员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工厂机器隆隆人声鼎沸;训练场杀声震天呼啸如雷;征兵点人头攒动血书参军,私人、民企捐款踊跃聚沙成塔;

  延安擅长的就是思想工作发展建设,有链式雷达站引导的火凤凰战机空中截击也限制了日军侦察机、轰炸机宣传资料的投放。所以对延安的冲击微乎其微。

  产生变数的是重庆国民政府辖区;

  基于汉华军抗日战场的百战扬威和国民政府武汉战场一改颓势,初始日本、苏联的攻心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效果,但随着越来越多有关战争失利的报纸期刊流入以及大量黄河沿线民众逃难而来终于造成了民间的恐慌。

  民众恐慌直接性滋生了抢劫偷盗作奸犯科,国统区治安急转直下。

  没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投降言论,但隐晦汉华军穷兵黩武、指责国民政府错信文建阳和汉华军的言论却暗流涌动的开始蔓延。

  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西安、成都、重庆、南昌、武汉开始出现向东北和南京汪精卫伪政权控制区转移资产偷逃人员。

  国统区舆论自由远比后世松放,接二连三的武汉、重庆出现以龙榆生、陶晶孙为代表的文学界指责派。

  指责派言辞尖锐的指出苏联军队重兵入侵源自于汉华军对哈萨克斯坦的武装攻击,是汉华军穷兵黩武导致苏联最终和日本的联手造成国难。中国倾国一战也非苏联对手国民政府理应议和苏联,重点对抗日本。

  和武汉、重庆文学界的含蓄不同,散布在上海亲日伪的《现代文艺》期刊主编傅彦长,《南华日报》主笔胡兰成,《作家》月刊龚持平等人对汉华军的攻击就彰显的直接而尖锐。

  通过对比日军刊登的东三省民众‘富裕’和黄河沿线民众‘罹难’图片指出‘大浪淘沙,‘满洲国’蒸蒸日上;岁月流光,汉华军本质暴漏;开天辟地,共荣新生”。

  包括汉华军根据地在内国内文学界和文化界爱国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反击,和文学界、文化界口诛笔伐的反击不同,军统和非官方力量的反击则是招招见血。

  重庆蒋介石官邸;

  厚厚的一摞名单迅速被递交到蒋介石之手;

  名单罗列了有隐晦表达对战争不满和对国民政府指责的文人也有蠢蠢欲动或者已经付诸行动转移资产流窜向东三省、北平、天津方向的富甲巨商。

  蒋介石已不是面寒如水,眼神凝冷的让戴笠都感觉到心悸。

  “娘希匹,唯恐天下不乱”蒋介石随手翻阅《同声》月刊主编龙榆生隐晦谴责之文遂即重重的摔在桌面。

  戴笠不支声,等待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