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分裂式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略格局中局部对垒胜负无法影响到整体,但局部区域内的战斗不断的激化并导致可以产生对整体裂变的链条反应时由局部产生的蝴蝶效应就会迅速扩散。

  朱可夫的战略眼光没有问题然而在伊朗高原和汉华军对战的马列诺夫斯基首选洞察到黄河沿线的战斗对莫斯科而言产生的鸡肋效果。

  不是马列诺夫斯基战略眼光比可夫超出多少而是马列诺夫斯基直面感受了汉华军在伊朗高原和高加索区域所爆发的战斗潜力,这股力量任何时候可以通过快速调动自内蒙方向攻击向满洲国和远东而莫斯科又无法利用汉华军在中亚细亚兵力的调动产生的破绽,仅仅是汉华军少量的兵力部署在克里木半岛和高加索区域莫斯科想要收复失地都要数月时间,所以在马列诺夫斯基眼中黄河境内汉华军、重庆军队和延安部队实际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从马列诺夫斯基这个认知分析,不管莫斯科如果应对方天浩是达到了当初制定利用中亚细亚撬动莫斯科对国内部署的最高意图。

  马列诺夫斯基也分析了汉华军战略部署的环环相扣但只看到了中亚细亚、高加索区域,事实而言汉华军的战略部署自中亚细亚到河西走廊再到国内黄河沿线都是一个整体,一触激活全盘皆活。

  退,可以各自为战,攻,却可以整体串联。

  这个整体布局中文建阳有失算之处,方天浩和汉明珠也有遗漏区域,但关键是不管文建阳还是汉明珠都有补救的机会和能力。局部的疏漏不产生对整体布局的反向作用。

  阿帕纳先科根据马列诺夫斯基的叮嘱全线收缩尽可能的将伊朗高原南线兵力后撤入土耳其,小范围的苏军兵力调动汉华军或许无法在第一时间得知但这种前沿线双方鏖战甚至纠缠一起对决时的大规模兵力调整太容易被汉华军第一时间查悉。

  伊朗格莱斯坦省以及接壤阿富汗的呼罗珊省、大不里士南线苏军兵力阻击后撤的无线电文先是发送向汉明珠手中随后整理汇总向迪化方天浩。

  深夜已过,幽邃的苍穹中隐现一抹靛青色,迪化城安静又不眠,安静是虽然距离迪化千里之外的伊朗和黄河一线战火惨烈但民众全然不担心那逝去不再回来的炮击声;

  不眠是迪化所有的民众都和前沿将士一样奉献在这场战斗当中。

  将士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而民众则是在支持战争的后方大生产当中。

  方天浩出奇的平静,一字不漏的聆听完毕作战参谋汇报方天浩只下达了一条指令;

  “裂变开始”

  无线电指令自迪化传送向阿拉木图也发送向济南联合指挥部;

  新疆战役之前文建阳、方天浩、萧飞羽、高传辉联合制定的‘裂变计划’实质性的最终效应

  自高加索区域硝烟密布时被完全的激活;

  计划的开始往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