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千一百八十章 祸结衅深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国内部已经暗流涌动。

  隆美尔和戈林、希姆莱矛盾不可调和,古德里安也曾有多次相悖希特勒意见,党卫军和德国国防军矛盾越积越深,但这都不是内部矛盾的主要产生点。

  穿针引线的是刚刚被解除军务原德国西线司令部作战部部长特雷斯考以及被新任命西线司令的伦德施泰特。

  西线德军兵败只是导火索,早有根深蒂固的矛盾。

  最早埋下导火索的是施莱谢尔将军死因。

  施莱谢尔是魏玛共和国总理之一,希特勒在德国崛起之时施莱谢尔反对军事独裁以及军队支持的傀儡政权,其结果施莱谢尔将军被希特勒纳粹党谋杀。

  伦德施泰特、特雷斯考以及现今西线南方军群集团司令冯.勒布联名要求希特勒调查施莱谢尔死因,最终联名申请以维茨莱本被希特勒强制要求退役的干涉后结束。

  但维茨莱本随后又因为欧洲战争大破马其诺防线而立功并荣升为元帅,维茨莱本的军功以及伦德施泰特的再一次被重用并没有化解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矛盾,反而因为西线战事爆发隆美尔的被调动再一次激化。

  以德国国防军为主的西线将官意见统一,伯林应该先解决西线莫斯科问题随后图谋非洲,伯林则是非洲为重。

  产生了一个变数,曾经是希特勒狂热支持者的西线战争部部长特雷斯考却成了对希特勒的坚决反对者,特雷斯考认为伯林的战略方针在将德国带向深渊,只有清除伯林政府才能挽救德国,而也只有国防军才能但此重任。

  这种观点已经在德国国防军开始蔓延而随后而来的德军西线大溃败以及莫斯科对汉堡的轰炸似乎在一步步验证特雷斯考的预言。

  伯林大范围的人事调动,意大利宣布脱离欧洲联盟直接将这种不公开的心照不宣抬上了桌面。

  意大利脱离欧洲联盟,伯林肯定会采取报复行动,而这将逼迫意大利倒向莫斯科或者英国,意大利陆军不足为患但德国当下却没有稳定意大利局势的力量,而且意大利海军可以直接封锁直布罗陀海峡斩断隆美尔非洲和欧洲的连线,如果意大利舰队趁火打劫,德国舰队将被前后夹击全军覆没。德国四面危机大厦将倾,以德国和莫斯科目前的积怨,摇摇欲坠的德国来不及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向战场就会被肢解。

  莫斯科、英国不会给德国再一次崛起的机会,德国非但主导不了欧洲反而会永无出头之地。

  特雷斯考、维茨莱本原本还心存说服伯林的幻想,但突然而来的人员调动直接打消了众人这种尝试,大量党卫军军官被调度入国防军,这是党卫军全面控制国防军的前奏。

  党卫军确实有加强对国防军控制的意图,但也等同于将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前因后果,最终矛盾彻底激化。

  特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