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0章 教化异族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教化异族

  在会议上,众人提出问题,李泰解决问题,当然对这些人来说,最重要得是李泰拿出了钱粮去发动这件事。

  这就让整个会议的流程进展相当快,毕竟会议本身的就是在说钱从哪里拨,要花哪里去。

  而在这一点上,李泰的能力是让他们最放心的。

  毕竟,且先不说李泰从各种世家宗室豪门手中拿到了不少钱粮,就单是高陵本身的钱粮便能在短时间内支撑起这个工程来。

  而第一件事情,就是选定一个位置建设居住地,这件事则交给了王真儒带着徭役们去干。

  毕竟当初给难民建立临时性的房屋就是王真儒去干的。

  同时,还需要修建一条这个建筑居住地到高陵,以及这个建筑地到工程所在位置的道路。

  这些都需要在哪些异族人被安排过来前先搭建起来,等到房屋搭建起来,道路修建起来,那一些配套设施自然而然就修建了起来,衣食住行自然就安排了妥当。

  当然,因为这些是高陵的徭役,所以干活时不仅是包三餐包洗浴,而且每个月还有额外的粮票作为工资,毕竟高陵这地方是认可粮票交易的。

  这种东西的有效范围基本上也就只是渭水的几个码头,以及高陵地区,顶多现在长安百姓也明白粮票是能去高陵换取到小麦的,多少也算是收了这小麦粮票。

  不论怎么说,有了这些粮票作为工资,徭役们才能富裕起来,能进行消费。

  对李泰来说,目的自然是为了让他们手中的财富流通起来。

  同时看着徭役们拿着粮票能够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对那些异族人,那才有足够吸引力。

  总而言之,接下来的生活,便又是李泰负责郑白渠的规划,马周负责郑白渠人员调度。

  最先干起来的自然是高陵本地的徭役,在这时候,甚至连异族人都还没有送到。

  而其他地区的徭役,这时候也还没征调起来。

  因为现在也就顶多高陵附近的百姓亲眼看着农业学府种植出三石多的小麦,又有农业学府的一部分学生主动进行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高陵周边种植小麦的农家才多了起来。

  但如果把这件事情放在整个关中,实际上这个时候种植粟米依旧还是主流。

  毕竟对老百姓来说,自己种植下来的粮食关乎着自己一家老小的生命,不可能轻易更改。

  而李泰虽然有了让农业学府的学生毕业后去作为农官,然后推广农业种植技术。

  但很可惜这种农官开没有全面的铺开来,所以纵然关中本地百姓也就是听到了高陵有个皇子种田不错的传闻而已。

  但更具体一些,哪怕他知道了小麦种植居然能够到达三石的消息,但在无法确定真假的情况之下,他们却也不打算改变自己的抉择。

  毕竟种植粟米保证自己家人的口粮,这才稳妥一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