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8章 兴修运河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8章兴修运河

  面对李泰,高季辅清楚自己的身份,本身就是李世民派遣下来监督协助李泰的人。

  所以如果李泰做出什么不利于自己,或者不利于幽州的决策自己可以直接反对或者驳斥。

  甚至退一万步,对李泰做出的某些不认同的决策保留意见,在无力改变的情况下上书李世民做出决策。

  比如说当初的天津城的名字,就是通过这一种方式来决断的。

  但这样的话高季辅的权利便全部都来自上级,至少他所认为他的权利全部来自上级。

  这样的他,面对杜如晦这种从上面派遣下来的高官显贵时,他是很难抵挡的。

  另外还有些官员则认为自己的权利与职责来自的是底下的百姓,他们就是要为民请命。

  所以面对上面派遣下来的官员,只要命令不合理的,哪怕拼了官职不要也都会驳斥。

  不过这种人就比较罕见,史书留名最出名的应该是明朝的海瑞。

  但无论怎么说,对李泰来说需要想办法应付的高季辅,在杜如晦面前,几乎没什么说话余地,因为杜如晦是右仆射,天生在官场上碾压高季辅。

  同时,在杜如晦来了不久,很快圣旨便送到幽州,朝廷要在京杭大运河开始建造津口,执行《漕运计划》。

  圣旨赋予了杜如晦在《漕运计划》执行过程中,罢黜沿岸州县四品以下官员的权利,可以先罢免,后上奏,以方便杜如晦执行整个大运河的《漕运计划》。

  而杜如晦接到这任务的第一时间,便来到幽州,找上了李泰。

  高季辅在现在的杜如晦面前,甚至连贴头都算不上,不过只是顺手敲打一下而已。

  所以在高季辅答应徭役的事情后,杜如晦与李泰便离开了幽州长史府,来到幽州刺史府。

  李泰一般上不会来这里,多是在天津城待着,毕竟李泰现阶段的核心还是在天津。

  “多谢杜相相助,不然高长史不畏皇亲贵胄,我还真拿那他没什么办法!”李泰道。

  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喝了一口茶水,然后道,“此小事而,幽州本就防御北地的重镇,季辅不愿意借调徭役入天津也是情理中,燕王能体谅季辅就好。

  臣此次前来幽州,想以幽州这段运河为标杆,也希望燕王能出力相助的意思。”

  “如何相助!”李泰听到杜如晦的话,微微一愣却是开口道。

  “运河若全部用徭役梳理,实在是耗民耗力,而事情若拖延下来,怕会成大运河旧事。

  所以此次来找燕王,便想参照燕王当初管理高陵的法子,来操作大运河的幽州这一段。

  若可以,便打算向着整个永济渠河段进行尝试。”杜如晦看着李泰坦白道。

  说实话,朝廷想要开这运河的心思是坚定的,但当初有着李泰搭把手整个《漕运计划》在渭水那边修建,几乎没有出什么钱上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