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9章 薛仁贵的急袭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9章薛仁贵的急袭

  吐蕃现在是氏族部落向奴隶封建制转变的特殊时期,某种程度上来说,本质跟草原上的某些部落民族因为天降猛男所以一朝崛起并没什么本质区别。

  所以,他们这时候就算进行战争,也都是拖家带口的模式。

  他们口中所说的二十万五十万军队,是真的有这么多人,但不代表这么多人都是士卒。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负责放牧,以及处理各种杂事的人。

  如果打仗打胜利了,让这些人去抢劫,那这支军队说自己有这么多大军也没什么问题。

  正如此,这种组织进行集体移动的时候,会显得有几分的臃肿与迟缓。

  因为松潘这边只要锁住黄胜关的消息,再加上语言不通,以及唐军也没想到吐蕃这般实诚,五十万军队还真就说自己五十万,都不像是那些其他的异族,动不动就百万大军的!

  所以就算发现禄东赞带着二十万大军堵在潘松,然后被吹成了五十万军队,在韩威看来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反正自己安安心心守着,等待着大唐的援军也就是了。

  这让潘松这边的大唐军队没收到吐蕃已经分兵的消息。

  可西海郡的王玄策,却第一时间收到吐蕃军队进行分兵,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军队向这边而来的消息。

  实际上王玄策倒也不是派遣斥候去了吐蕃那边发现的。

  只是关键路口像乌海大积石口等等地方,有东女国、白兰国、党项,甚至还有一部分吐谷浑人拖家带口的带着各种牲畜,开始往西海郡这边逃跑。

  没办法啊,你总不能认为吐蕃这种兵民一体的军事团体,一个个都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人民子弟兵吧。

  这时代,就算大唐打下敌人的城池后,看看侯君集历史上是怎么抢夺得高昌,就能够知道这种操作本来就是最理所当然的事情。

  对当地平民百姓来说,要么留下来被吐蕃抢劫,要么拖家带口的逃离,就这两个选择。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在这里生活的各种羌族,多少也算是游牧民族。

  一个个嗅到了危险到来,自然果断向他们所认为的较为安全的地方逃跑。

  不论是投靠诺曷钵还是大唐,至少比被吐蕃在战争时直接洗劫掉了要来得稳妥。

  所以,王玄策几乎第一时间,便知道吐蕃分兵冲西海郡过来的消息。

  “按照当初商量的计划,你去大积石口阻击吐蕃军队一方,吐蕃军队撤退自然是最好,若不撤退,你也别强撑,顺势退回来。”王玄策道,“我会在大非川做好准备的!”

  “你想要把最终的战场选在大非川?!”薛仁贵听到了王玄策的话,不免有几分的发愣。

  “有什么问题吗?”王玄策看着薛仁贵疑惑道,“这里地势相对比较开阔,能让吐蕃把人数优势发挥出来,但同时这里也无险可守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