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1章 计划的实施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1章计划的实施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你们感觉怎么样?”

  李泰目光扫视,从李淳风,王真儒,祖长明,卢承基,范越风,刘神威,魏旭等人的目光上略过神色严肃道。

  孔雀,白鹤,以及徐惠,都没跟随李泰随军而行,基本上都留在了幽州。

  尤其孔雀,基本跟岑文本一起在负责整个幽州的物资运输事宜,而白鹤与徐惠则在帮忙。

  简单的说,让她们协助进行物资的周转,其他的人见到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如果李泰带着他们行军,就算打赢了那怕也要被人数落几句,要没把高句丽打下来,那李泰带着女人行军的壮举,怕要被记录在了史书上,更要大书特书啊!

  而李泰提出来想要迁徙高句丽百姓的计划,是在知道前线打了胜仗后,自己顺势提出来的计划,但计划归计划,想要完善这计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李泰在说了这件事情后,王真儒的嘴角不由抽搐,李淳风则是摸了摸胡子,而魏旭则是不由摩挲起双手来。

  很显然,魏旭对这能在战场上建立功勋的机会还是相当渴求的。

  医疗营好是好,但只要需要医疗营时,那人手自己就总是感觉缺少的,现在医疗营基本上也都只是跟着中军行动。

  因为只要干体力活就必须要补充足够的碳水,否则底层的百姓吃不饱,那根本就不可能干得了比较重的体力活。

  现在还好,靠着航运能够支撑起很大一部分的运输份额。

  听到这话,李淳风倒若有所思道,“魏王的意思是,减少他们的耕地,逼迫他们从事航海之类的行业!?”

  “交给我吧!”魏旭此刻却是兴冲冲的说道,“这件事情我拿手!”

  说到底这时代还不是明朝,那时候关宁防线一片坦途,现在的话,差不多都还淹没在海水里面,至少五千人的村子想要在山上自给自足是不现实的。

  李泰道,“简单的说,如果高句丽没有被解决,那这些所在的村子就会成为前沿阵地,为协助大唐下一次讨伐高句丽做好准备。

  至少比较起西域的西突厥,朝鲜半岛上的其他两个小国实在不值得注意。

  然后对李淳风道,“淳风,需要你做好物资上的准备,第一批百姓数量应该不高,顶多也就是五到十万左右,但这粮食的供应是长期的,需要幽州这边做好粮食的供应准备了!”

  虽有我政策导向,但更重要得还是因高句丽的存在,所以让朝廷舍得砸入这么的钱粮来。

  就好像普通百姓原本是窝窝陪咸菜,但海洋产业发展后变成了窝窝配咸鱼。

  “因为幽州到辽水沿岸多是山峦,百姓更多生活在山坳与半山腰,能沿海居住的并不多。

  在我看来若是真的要迁徙,剑南道,岭南道之类的地方,应该更加的合适吧?

  所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